2020.03.26油價


書面質詢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停滯,原油需求在全球急劇下降,加上產油國產油限制協議破裂,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創下了十八年來的新低點,但本澳的石油產品價格調整與國際原油價格脫鈎,令居民普遍質疑油價“加快減慢、加多減少”,以及相關行業有聯合定價、暴利和壟斷的情況。


  政府早前發出新聞稿,指出由今年1月初的每桶約67美元跌至3月19日每桶約25美元,跌幅約六成,同期國際成品油價格方面亦有約每桶40多美元跌幅,敦促油公司因應國際油價的最新變化,馬上跟隨作出相應調整,並須實現可加可減的調價機制,可見有關當局亦認同本澳石油產品有“減價過慢”的情況。其後,本澳有油品公司響應政府呼籲,下調油站無鉛汽油、低硫柴油的牌價,無鉛汽油每公升下調0.80澳門元,低硫柴油每公升下調0.60澳門元,但社會有聲音質疑有關減價幅度過低,而且家用石油氣價格為何仍高居不下。


事實上,現時本澳石油產品雖然不是專營,相關價格完全是商業運作,市場自行定價,但油產品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屬於公用事業,特區政府有責任加強對石油公司的監管,保障居民不會「捱貴油」。而且有關當局於2015年2月恢復石油產品進口准照制度後,公佈的資訊較以往多,但石油類產品定價不透明、市場信息不對稱、油品進口與零售之間的價差嚴重等問題並沒有解決,據資料顯示,2月份石油氣和無鉛汽油的平均入口價格分別為4.99澳門元/公斤和6.38澳門元/公升,而零售價格約為17.5澳門元/公斤和13澳門元/公升,當中的定價準則和依據究竟是甚麼?社會始終不得而知。有關當局有必要增加主導權,取得商品價格及其形成機制資料,從宏觀角度深入研究商品定價,並加快研究有關公平競爭和反壟斷的相關內容,及早制訂相關法律,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今年初至今國際油價下跌六成,在政府的敦促之下,本澳有油品公司宣佈無鉛汽油及低硫柴油每公升才下調分別0.80及0.60澳門元,為近年最大幅度的一次減價,但社會依然質疑減幅太低,請問有關當局認為這是否還有減價的空間?石油氣的價格會否也需要相應下調?現時只有一間油品公司下調油價,其他油品公司是否也應該同步降價?請問當局如何解決澳油品進口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價差問題?未來會否根據社會實際情況訂定石油產品可加可減的調價機制,加強對行業的規管,以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二、儘管現時當局有持續公佈相關產品的價格資訊,但經銷公司的直接成本、邊際成本等資訊亦不透明,請問有關當局有何措施加強石油產品的透明度,發揮公眾的監督功能,保障消費者權益?


三、有關當局曾經表示,壟斷、聯合訂價等情況未能透過消費者委員會處理,未來將會出台公平競爭法處理,有關法律正由經濟局內部研究,請問有關當局現時研究情況如何?何時才能訂立有關公平競爭或反壟斷的法律法規?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何  潤  生

    二零二零年三月廿六日

2020.03.26油價-書面回覆.pdf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