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環保減廢


書面質詢

    澳門垃圾處理方式以焚化為主,根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8》,2018年棄置城市固體廢物量為522,548公噸,較2017年增加了2.3%,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是每人每日2.17公斤,比2017年增加了0.5%,亦相較於香港每人每日1.50公斤[1]、台灣每人每日1.132公斤[2]、廣州每人每日1.37公斤、深圳每人每日1.41公斤[3]還高。雖然環保局過去推出回收膠樽、鋁罐/鐵罐以及紙類、廚餘、廢舊電池、電腦及通訊設備等多項回收計劃,惟環保宣傳工作未夠完善,居民自發進行源頭減廢及資源回收的意識和行動力不高,按2018年進出口統計資料計算,廢物資源回收率只有22.1%,可見環保工作刻不容緩。


    今年社會討論已久俗稱“膠袋徵費”的《限制提供塑膠袋》法案已於十一月十八日起正式生效,意味着本澳的環境保護工作進入新階段,立法確實有助推動公眾支持環保,但以經濟手段推動減少膠袋的濫用在澳門屬於初試階段,成效如何,能否直接減少城市塑膠袋的使用量,仍尚待觀察和檢討。事實上,除了塑膠袋之外,保鮮膜、膠樽、包裝膠袋、一次性餐具等其他塑膠亦已充斥在家居生活的各個方面,商品預先或過度包裝的情況亦不少,這些都會造成資源浪費以及產生過量廢棄物。本澳的環保措施起步較遲,膠袋徵費只是環保減廢工作的開始,澳門未來還有一段長路要追趕,特區政府有必要檢討現時的減塑情況,並研究擴大限制範圍,以及進一步擴大資源回收範圍,組合出擊推動社會全面減廢及回收,同時加強宣傳,令居民及旅客更清晰具體細則,才能提升社會整體的環保意識,擴大本澳環保工作的成效。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請問有關當局會否定期檢討膠袋徵費政策,並加快限塑步伐,研究擴大限塑範圍,例如:一次性的飲管和餐具、包裝膠袋等塑類用品,推動和鼓勵居民、食肆、製造商、生產商等減少使用塑膠,或使用環保替代物料,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甚至會否參考鄰近地區的經驗研究限制商品包裝,避免市場上出現更多預先或過度包裝的商品?


    二、請問有關當局會否檢討現行垃圾分類方法,例如增加或細化回收廢物的分類和種類、增加方便的回收點、加強宣傳正確回收方法等等?有何措施強化固體廢物回收後的使用率?


    三、請問有關當局未來會否從科研着手,鼓勵環保業界、生產商及科研機構探索及開發新的環保技術,或自主開發新環保物料,以推動澳門的環保科研進程?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何  潤  生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廿六日


[1] 「環保署公佈二○一八年廢物統計數字」,香港政府網頁。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11/25/P2019112500522.htm

[2] 台灣行政院環保署環境資源資料庫。

https://erdb.epa.gov.tw/DataRepository/Statistics/TrashClearNationalProduce.aspx

[3] 「廣州人均每天制造垃圾1.37公斤」,網易網。

http://bendi.news.163.com/guangdong/19/0712/07/EJS9MTTP04178D6J.html


2019.12.26環保減廢.pdf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