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近年本澳不時有海洋垃圾沖上黑沙海灘,每逢颱風季節期間海灘垃圾更會大增,例如塑料、玻璃廢料、膠樽等,即使有關當局定期派員清理海灘,但過一段時間又會再有大量垃圾隨海水沖到岸上,而且近日本澳分別於6月29日及7月3日在路環黑沙海灘、氹仔海洋花園對開海面發現海豚屍體,五天內接連發生兩宗同類事件,實在令居民十分憂慮本澳沿岸的水質情況以及海洋生態。
根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8》顯示,在沿岸水質方面,2018年沿岸水質整體狀況較2017年有所改善,但值得關注的是非金屬評估指數仍高於標準值。同時,多個監測點的富營養化指數亦較2017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並以內港富營養化指數較高。事實上,內港、黑沙環、筷子基等沿岸的污染很大程度上是居民每日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非法駁渠直接排出大海所致,加上澳門污水處理廠連續多年來超負荷運作,本來日均處理能力只有每日十四萬四千立方米,但自2014年起,每日的污水流量已約有十五萬平方米,導致不少污水未經完全處理就直接排入大海,造成水污染問題。
以上種種有關本澳水環境方面問題,特區政府實在有必要從源頭解決,跨部門協調跟進,不僅要持續有效清理海面垃圾及污染物,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更要做好本澳海域環境的保護、生態保育及相關的研究工作。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根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8》顯示,近10年來,本澳沿岸水質總評估指數中的非金屬評估指數呈上升及超出標準值的趨勢,沿岸水質富營養化指數整體亦呈上升趨勢。請問有關當局對於本澳沿岸水質污染究竟有沒有甚麼應對及控制的措施?究竟何時才能完成清污分流及污水處理廠的擴容工作?
二、本澳海面於五天內接連發現兩具海豚屍體,請問有關當局會否探究其死因或者擱淺的原因?這是否由於全球氣候變化以及本澳海域污染、海洋垃圾、填海工程及相關基建工程等問題所影響?請問有關當局如何做好本澳八十五平方公里海域的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工作?
三、除了大型垃圾之外,微塑膠對海洋生態的禍害亦不容忽視,有關當局在去年底表示已接收全部沿岸水質監測工作,將再擴展工作內容,正展開本澳排污口有否微塑膠的檢測研究,請問有關當局有關微塑膠的檢測研究工作進度如何?何時才會有相關結果?除了排污口之外,會否將檢測範圍擴大至本澳的海灘?本澳的污水處理廠是否有能力處理及過濾微塑膠?有沒有相關的指標?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何 潤 生
二零一九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