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人才引進問題-議程前發言


議程前發言

立法會議員 何潤生

    經濟財政司在立法會施政辯論會議上表示,已向行政長官建議,在現時的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外創設新制度,推出“優才、科才先導計劃”,申請者來澳定居前無需獲得本地僱主聘任,可在來澳後尋找工作或自主創業,以吸引優才和科技人才來澳,有關構思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及討論。


    事實上,早前廉政公署報告揭露貿促局在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時,對投資項目涉及的金額和落實情況欠缺嚴謹的審批及查核機制,社會質疑政府未完成相關移民制度的優化之時又另開新制度,會否變相為移民大開綠燈,;亦有意見認為新制度與現有的移民制度相似,只要適當修改當中的計分制度即可,不宜再創設新制度,甚至有居民擔心新制度會影響本地就業前景。


    對此,本人認為人才一直是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不少國家、地區均非常重視人才輸入,按時檢討人才政策,在經濟全球化的劇烈競爭下,人才爭奪戰亦由過去的地區、企業之間,升級到全球化,而本澳受限於產業結構單一、市場規模小的影響,部分行業專業人才難以積累及儲備,另一方面缺乏人才又令本澳經濟及產業多元化難以推進,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當中,因此,要提升澳門的地區競爭力,確實需要積極研究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鑒於貿促局曾經出現的審批及查核機制漏洞,加上現時政府未有公佈更詳細、更具體的資訊,社會只能猜測,難免會憂慮相關制度的公正性及公開性,從而產生不信任感,所以,有關當局應該儘快公佈“優才、科才先導計劃”及相關工作方案,包括:引入標準、審核及評分制度、後續跟進等等,並向社會進行公開諮詢,讓廣大居民能對方案提出意見及建議,以便凝聚社會共識;同時,亦要儘快公佈推出“重大投資移民”、“技術移民”的優化方案,讓社會監督,加強審批工作的公信力。


    除此之外,政府要釐清“優才、科才先導計劃”與“重大投資移民”、“技術移民”之間的區別,新制度下與移民政策下的引進的優才、科才,究竟是互補還是重疊,以避免社會混淆;同時,新制度允許人才來到澳門之後再進行創業或就業,倘若他們來澳後長期沒有工作或者所從事的工作不是本澳所需要的,卻能擁有居留權甚至成為永久性居民,這樣制度就失去了意義,甚至成了一個巨大的漏洞,因此,政府作為把關人的角色十分重要,必須為每一個引入的人才設置觀察期及追蹤期,並及時公佈臨時居留許可申請及續期的審批資訊,提升施政透明度,才能釋除居民的疑慮。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移民政策還是人才計劃,政府都應該根據本地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綜合分析本地各行各業在職人數、每年本地應屆畢業生進入市場的數字、未來本澳發展所需要人才數字及種類等,精準引進人才,確保他們能為澳門發展帶來真正的貢獻。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