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1環保減塑-議程前發言


議程前發言

立法會議員 何潤生

    近年,“環保減塑”這一議題引起國際的關注,2018年的“世界地球日[1]”、“世界環境日[2]”、“世界海洋日[3]”都以塑膠污染為主題。眾所周知,塑膠垃圾不易被分解,且加熱會釋出有毒成分,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微塑膠甚至會經海洋生物進入食物鏈,最終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早前就有研究發現,來自八個國家受測試者的糞便樣本內發現多達九種不同塑膠,是科學界首次在人的粪便內發現微塑膠,由此可見,塑膠污染問題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而且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澳門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總人口超過66萬[4],年旅客量超過3000萬人次,垃圾製造量也相當驚人,澳門的固體廢物當中有21%是塑膠,一年膠袋消耗量高達4.5億個[5],現時塑膠類廢物的處理僅有小部分被回收,大部分隨城市固體廢物被焚化,推進減少使用塑膠、改善回收和循環再造的工作刻不容緩。為此,特區政府在《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中有提到塑膠類廢物管理的行動構想,包括“推動「膠袋收費」措施以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完善塑膠類的分類回收配套,建設塑膠回收加工設施,鼓勵增大回收力度,將經預處理後的塑膠材料通過區域合作再生利用”,而近日政府終於表示會爭取明年完成《使用塑膠袋的限制》立法程序,並引入膠樽回收機,但建設塑膠回收加工設施的具體規劃,以及塑膠材料區域合作再生利用的工作進度,並未有提及,所以本人希望政府盡快公佈相關信息;同時,建議政府未來實施和推廣膠袋收費時制訂清晰的檢討和監控機制,對違規商戶引入懲罰性措施,做好人資規劃,巡查涵蓋的商戶,並研究在部份多人使用的大型公園、廣場增設適量飲水機,吸引運動人士自攜水樽;但最重要的是,持續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工作,從小教導居民建立正確的概念,了解資源回收的益處,分辨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垃圾,了解資源回收的正確的做法和處理流程,令居民的環保意識與環保行為相結合,做到知行合一,提高本澳的廢物回收率。


    除此之外,美國已於2015年立法禁止生產和銷售含微塑膠成分的個人護理產品,英國、台灣及韓國等亦相繼表示會盡快立法阻止微塑膠污染,早前歐盟決議全面禁止一次性塑膠用品,包括飲管、餐具和咖啡攪拌棒,將於2021年正式立法,希望政府跟隨國際的步伐,關注微塑膠產品的生產及銷售,並着手推動更多商戶向顧客提供走塑優惠,鼓勵市民自備餐具,並停止使用發泡膠盒包裝蔬果,以減少塑膠用品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2018年11月21日


[1] 主題:終結塑膠污染。

[2] 主題:塑戰塑決。

[3] 主題:無塑海洋。

[4] 截止2018年9月,澳門總人口為663,400人。

[5] 《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