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坊間反映澳門藝文場地及設施素有短缺的情況,例如位於新馬路樓高三層的金碧文娛中心將計劃轉型為餐飲業務,因此當中的藝文功能將不復存在,由於過往金碧文娛中心是不少街坊相聚唱歌及跳舞的好去處,亦是本澳社區文化的展現,如今失卻一個聚腳點,居民難免無所適從;實在需要當局及時整合現有藝文資源及場地,重新尋覓新的藝文替代場所。相信社會亦期望當局在可行條件下創設更多藝文表演空間,為本地藝文工作者及大眾搭建更友善、可發揮的平台,併發本土的活力及新意,同時需要當局羅列更多細緻的行動藍圖,讓大眾也能積極參與。
位於金碧文娛中心當區的清平戲院是澳門首家戲院,建於1875年,專門為上演粵劇而設,四十至六十年代是它的輝煌時期,曾雲集不少粵劇名伶在清平戲院演出,只是後來戲院走向式微,已於1992年結業。粵劇作為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需要當局及社會悉心保育及傳承,以便更完整地留下澳門近代史的風貌特色。
居民期望當局需要創設更多複合型功能的藝文場地,而設計層面除了具備實用性之餘,亦要滿足各年齡層的需求,提高社區的生氣,成為大眾樂於互動的場域。惟有滿足藝文產業所需要的場地需求等相關條件後,才能促進藝文產業蓬勃發展,匯聚澳門更璀璨的藝文元素,特別是新城A區的文化設施用地D11和D12。
因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因應位處澳門中區的金碧文娛中心即將轉型,意味當區居民少了一個表演及互動的場所。對此,請問當局會否考慮在該區設立一個供大眾進行休閒活動的場所,以填補當區之缺位的藝文元素?
二、當局曾對清平戲院部分臨街建築提供了立面翻新支援,請問當局往後會否延續及跟進有關粵劇展演培訓場地及文化展示中心的計劃?短期內會否研擬開展清平戲院的活化工作,而又能將戲院的傳統文化特色保留下來?若是,請問具體的規劃方向為何?
三、為了營造新城A區的藝文元素及休閒文化,請問當局對於新城A區文化設施用地D11和D12有甚麼具體規劃?何時推出時程表?
2024.08.06書面質詢(澳門藝文場地及設施書面質詢)-書面回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