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早前,本澳有兩名七旬長者被發現倒斃寓所,事件發生超過一個多月才被發現,同住的女長者是行動不便的男長者的長期照顧者,事件讓社會十分關注獨居長者、“雙老長者”、照顧壓力等問題。
雖然有關當局一直以來都積極與社會服務團體關懷和支援獨居長者、年長夫婦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士,並建立和持續完善“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服務使用者資料庫”,透過定時探訪、保持通訊、照顧服務、緊急支援等,密切掌握這些長者的生活狀況。多年來亦試圖找出問題家庭及“隱蔽長者”,以便能及早支援,預防及遏止同類型的悲劇重演,但仍然會有“漏網之魚”,加上“隱蔽長者”成因眾多,與自身性格、家庭背景、經濟、疫情、健康、居住環境限制等都可能有關,而且他們與社區聯繫少,較難發現。隨著本澳人口持續老齡化,出生率下降,本澳“雙老家庭”數目可能會增加,“以老護老”的情況將會越來越普遍。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有必要同心協力,進一步完善社區支援網絡,設法讓更多有需要支援的人士與社區建立聯繫,尤其及早識別缺乏求助動機的“隱蔽長者”。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為更好地掌握獨居長者服務使用者的情況,有關當局於2018 年底設立了“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服務使用者資料庫”,但相信社會上仍然有不少“隱蔽長者”有待支援。請問有關當局會否投放更多資源,加大支援和發掘社交意向較低的“隱蔽長者”,例如通過外展服務、“洗樓”宣傳等方式,從中發掘有社會服務需要的長者,再協助轉介至相應的社會服務單位?如何透過更靈活、多元化的服務模式,為長者提供更切合所需的社區照顧服務,加強支援在家安老的長者及其照顧者?
二、這次的不幸事件是因為鄰居已有一段時間沒有看見案發單位內的兩名長者出入,於是報警求助才得以發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鄰里的作用。因此,請問有關當局如何加強推動社區居民建立鄰里支援及互助網絡,尤其在一些新社區以及新建、重建的公共房屋,支援區內有需要的人士及家庭,例如長者、護老者、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等,促使居民助人自助?如何持續加強社區居民認識本澳的社會服務網絡,讓居民一旦遇到問題都能懂得求助?
三、“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提到2021至2025年建立“澳門長者健康生活專案”,有關當局亦正聯同相關部門開展制訂專案的工作,請問有關當局目前進展情況如何?是否能公佈初步的構想?以及未來有何具體可行的方法進一步加強協助長者培養健康生活模式,避免成為“隱蔽長者”?
2022.10.11書面質詢(隱蔽長者與鄰里互助問題)-書面回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