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跑步作為一項低成本的健身運動,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均可參與,加上國際馬拉松賽事已成為本澳歷史悠久的知名體育盛事品牌,向來備受眾多居民喜愛,跑步運動氛圍相當活躍。
本澳的部分體育設施,包括望廈體育中心、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設有環形跑步徑,但是由於這些跑道重複繞圈跑,風景比較枯燥,所以很多澳門居民喜愛在公園、林間小道、街道等慢跑,常見的場所一般在水塘、松山等,其餘有些居民在行人路、靠山的健康徑跑步。有跑步習慣的居民反映,以水塘、松山為例,由於缺乏線道劃分,散步、遛狗、跑步的居民擠在同一步道,加上部分地方會突然收窄,容易發生碰撞危險。加上這些戶外場所的道路材質通常為水泥、瀝青,雖然馬拉松賽事往往在這些水泥路、瀝青路上舉辦,但是由於材質較硬,彈性和減震性較差,長期訓練容易導致關節和肌肉損傷,不利好新入門者、長者及膝蓋有損傷人士。
而塑膠材質軟硬適中,較好的反彈性有助吸收地面對人體的衝擊,適宜長期訓練,縱觀鄰地珠海很多設有緩跑徑的休憩場所,例如香山湖、橫琴碼頭、花海長廊等[1],香港亦有戶外緩跑徑,這些緩跑徑分佈在公園、海濱等地,以紅色或藍色等標識,專門與步行道作區別[2]。從改善居民跑步環境,進一步塑造“體育之城”的角度,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請問當局未來如何因應居民戶外慢跑的需求,優化居民常見的跑步場所環境,例如上述提及的水塘步行徑、松山健康徑等,因實際情況進行平整路面、劃分跑步區和散步區等,予居民更舒適的跑步環境?
2、請問當局會否考慮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在南岸海濱綠廊二期、新城A區休憩場所或公園翻新等項目中,研究引入適用於戶外的塑膠緩跑徑,例如廣州臨江大道的緩跑徑,採取無公害、無污染的材質,並且選了透水性好的材料,發揮環保、實用的功能[3],從而為居民慢跑提供更多選擇,亦有助居民因應自身體質、跑步水平選擇不同材質的跑道鍛煉?
3、除了戶外緩跑徑外,鄰地香港亦有一些體育館提供室內緩跑徑[4],讓居民無懼風雨、炎熱跑步,並且同常規的田徑運動場跑道不同,跑道設計頗具特色,彎位變化不一,空間感不錯,並跑步徑周邊設有儲物櫃、休息長凳、飲水機的設施,加上館內設有更衣室及洗手間,整體配套設施較為完備,未來當局會否考慮研究引入類似的室內緩跑徑及配套設施,予居民新穎的體驗?
[1] 參考資料: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0/31/c4231710.html
[2] 參考資料:https://www.fitz.hk/sports/running/%E9%A6%99%E6%B8%AF18%E5%8D%80%E5%BA%B7%E6%96%87%E7%BD%B2%E7%B7%A9%E8%B7%91%E5%BE%91%E4%B8%80%E8%A6%BD/
[3] 參考資料:https://www.gz.gov.cn/zwfw/zxfw/content/post_3099334.html
[4] 參考資料: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409/08/AP66dd125be4b0d645a76af0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