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7關於提振本澳出生率、優化育兒配套


書面質詢


低生育率已成為全球性問題,本澳新生嬰兒近三年呈現下降的趨勢,2022年出生率更是下跌至6.4‰,是1985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低位。[1]其實澳門政府在鼓勵生育、提升居民生育意願方面做了大量舉措,包括提升女性僱員的有薪產假、引入5天男士侍產假、調升出生津貼、促進親職教育活動等等。


然而對於廣大居民來講,“生不出”、“養不起”是重大難題,經濟因素最為突出。縱觀全球各個國家地區鼓勵生育政策可簡單分為直接的經濟補貼和間接輔助政策,例如產假、侍產假與帶薪親職假、兒童照顧、學前兒童福利、稅制結構、房屋福利政策的變動等營造育兒友好氛圍。像內地多省市出台育兒津貼、托育費補助、鼓勵二孩和三孩的一次性生育補貼、公共租賃房生育優先政策、輔助生殖技術專案納入醫保甲類報銷範圍等生育支持政策[2];新加坡設有嬰兒花紅計劃、設立兒童發展戶口、六歲以下有薪育嬰假、不同托幼模式下的托嬰津貼、促進多生及家庭形成的組屋優化計劃等系列政策[3];德國推出了“父母金”[4]、“育兒津貼”、提升父親育嬰假比例、父母合作育兒等;芬蘭重視育兒、家庭文化,出台了產假、陪產假、新生兒大禮包、彈性育兒假等措施。儘管從現時各國的生育率情況來看,這些措施未必能短時間令生育率上升,但亦為有意欲生育的家庭減輕一定的負擔,亦證明打破低生育率困局需要政府長期引領、全社會共同努力。


對此,從提振本澳出生率、優化育兒配套設施的角度,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請問當局會否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在兒童照顧政策方面,進一步優化本澳鼓勵生育、養育相關津貼,會否考慮研發托幼津貼、聘請家傭補貼津貼、嬰幼兒用品津貼等,減輕居民養育成本,甚至鼓勵多孩生育?在親職假方面,本澳產假、男士侍產假時長是否有提升空間,而且由於小朋友養育過程中,生病、保健、參與校園親子活動等都需要父母請假陪伴,會否考慮研發父母共用的育嬰假?在退稅方面,會否考慮將養育子女人數作為提升退稅比例或金額上限?


2、現時有些家庭生育遇到困難,花費大量金錢、精力檢查、治療,這類生育障礙的治療方式通常有常規藥物、手術和輔助生殖技術,請問當局未來如何加強對擬生育夫婦的醫療支持?會否考慮推出一些資助,減輕他們的治療負擔?


3、育嬰室作為重要的育兒設施之一,現時本澳公共場所育嬰室仍有提升的空間,請問未來當局如何進一步擴寬本澳育嬰室的公共網絡,並推動更多大型企業、機構開設育嬰室?現時本澳育嬰室資料零散,未來如何整合政府部門及公共地區育嬰室資訊,增加在“一戶通”平台、澳門地圖等,便利有需要的居民、旅客查找相關資訊,營造便利母嬰友好的社會氛圍?另外,育兒宣傳方面會否考慮聯同衛生局、公證署、民事登記局等多部門,對登記結婚的新人普及本澳育兒友好生育政策,包括產假、男士侍產假、出生津貼申請等等,加強宣傳效果?

 

 


[1] 參考資料:https://www.dsec.gov.mo/getAttachment/84d853ed-5707-498c-a7e4-176b3bb7df4a/C_DEM_PUB_2022_Y.aspx、http://hm.people.com.cn/n1/2023/0317/c42272-32646398.html

[2] 參考資料:http://www.news.cn/2022-03/22/c_1128493938.htm

[3] 參考資料:https://www.shicheng.news/v/MnBOy、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8300、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190828-984537、file:///C:/Users/lu.zhen/Downloads/A07086386.pdf

[4] 原身為“教養金”,是指孩子出生後,政府連續12個月支付在家照顧嬰兒的父親或母親原來薪水的三分之二,參考資料:https://www.dazhe.de/guide/687、https://www.iamexpat.de/expat-info/social-security/parental-allowance-germany-elterngeld


2023.04.27書面質詢(關於提振本澳出生率、優化育兒配套).pdf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