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自1972年7月,受澳門市政廳之邀托,香港專家來澳進行考古調查開始,澳門路環島的考古發現,迄今已逾五十年;先後於1973年、1977年、1985年、1995年及2006年在現今黑沙公園範圍內進行了共5次考古工作,出土了數量豐富的考古遺物,包括各種新石器時代陶器和玉石製品,其玉石製作精美程度可堪與良渚文化的玉器媲美,充分證明了史前居民在黑沙遺址上進行祭祀、製造陶器和玉石飾物等活動;2006年更首次發現在黑沙有4000年前村落房址的遺跡,探明該房址的玉石作坊屬於專業集團性質,並發現極為罕見的石英飾物窖藏,對中國古代玉器作坊研究,乃至中國古代科技史而言,均具重要意義。
發掘者之一鄭煒明先生博士表示:「黑沙是澳門地區碩果僅存的古代遺址,希望政府在今後發展黑沙公園計劃時,要充分考慮這個遺址的重要性。」;發掘主持人鄧聰教授認為:「澳門黑沙的(考古)發現,提供了對古代東南沿海海洋文化交流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美籍華人、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張光直敎授在《澳門黑沙》一書序中指出,黑沙遺址的考古發現,「是研究華南史前玉器工藝技術的寶貴資料。」[1]
惟黑沙遺址考古發掘,自2006年後似乎停滯不前;遺址保育工作更是杳無音訊。有黑沙居民反映,希望當局在推動文創發展之餘,更應重視彌足珍貴的本澳史前文化,做好相關保育及推廣工作,深化中華文明探源,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建人文灣區。
因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 去年底當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共同簽署《考古與文物保護領域的交流合作協議》,主要就考古項目合作、考古資源保護管理、人才培養,乃至出版及宣傳訂定相關工作機制,請問本澳路環地區史前文明,包括黑沙遺址的考古工作,是否在協議合作的項目中?《協議》的考古項目合作具體內容是什麼?
二. 黑沙古村落遺址於2006年被發現後,相關考古工作消息則如泥牛入海,期時據專家團隊的探測,相關房址分佈的密度相當大,有望將來再進行大規模發掘,對其開展整體研究。[2]請問當局會否再次邀請鄰近地區專家學者合作,就黑沙遺址進行發掘及研究工作?
三. 當局會否考慮採納民間意見,將黑沙遺址規劃成考古公園,或在遺址附近合適的地點設置介紹本澳史前文明的博物館,以起宣教之效?又或至少立碑以紀念先民的歷史足跡,溯源珠江口區域文明史源遠流長?就保育及推廣黑沙遺址方面,當局有怎樣的方案規劃?
[1] 從考古材料看澳門歷史文化與中國内地的關係 楊式挺
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34/632
[2] 2007年7月21日 羊城晚報 澳門發現四千年前玉石作坊
http://news.sohu.com/20070721/n251187157.shtml
2023.08.04書面質詢(有關黑沙遺址保育的書面質詢)書面回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