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豬肉價格及統一度量衡


議程前發言

立法會議員 何潤生

    近年,澳門百物騰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情況更為顯著,根據統計暨普查局的資料顯示,今年首季的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2.59%,其中食物及非酒精飲品按年升幅較大,而本澳首季的總體失業率則為2.1%,近八年來首次超過2%,可見物價上漲、失業人數增加,居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疫情期間,本澳及內地都出台出入境限制措施,居民無法前往內地買餸,只能在本地購物,然而物價高企,尤其豬肉價格更是令人“吃不消”。本澳的活豬批發價由一月中至今,一直保持每司馬擔3,090澳門元,但豬肉的零售價與批發價中間落差大,加上現時街市豬肉攤檔免租、免牌費、免檢疫費,大大降低成本之餘,攤販經營成本基本相同,但不同街市甚至同一街市不同攤檔之間的鮮活食品價格差距卻很大,而且街市的豬肉售價比商舖超市還要貴,明顯在進口、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之間存在不規則的中間環節,有關當局亦承認街市豬肉檔長期存在“拆貨”、不開檔,甚至街市攤檔“租上租”等情況,這些問題都反映出過去當局監管和執法不力,希望當局能下定決心整頓街市秩序,加強對街市的巡查,若發現攤販有不規則的行為,應立即開立卷宗調查,情節嚴重的必須取消牌照及收回檔位,同時加快推進建設斗門供澳活豬中轉場,開拓更多貨源,穩定市場供應和零售價格。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以增加消委會的權限,加大消費者獲取資訊的權利。此外,完善其他法律制度也同樣重要,希望政府今年內能正式展開街市條例和小販規章的立法程序,並且加快研究有關公平競爭和反壟斷的相關內容,清楚界定暴利、聯合訂價、壟斷經營等不當行為,及早草擬法律提案,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除此之外,一直以來街市攤檔都是“口頭議價”,甚少標明價格,近期有關情況雖有所改善,但現時街市沒有統一度量衡,有磅、両、斤、司馬斤等五花八門的重量單位,容易令消費者混淆,難以對售價作出比較,更會對所售商品產生“短斤缺兩”的質疑,建議有關當局普及十進制,統一街市的度量衡,在此之前,應嚴格要求每個攤檔在當眼處清楚標示價格和量計單位,讓消費者一目了然,才能保障消費者權益。


2020年05月15日




回最頂